燃情盛夏 倾情守护 ——中融安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护航成都世运会纪实
□文/王莹
8月17日,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运会”)闭幕式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举行,这也代表着本届世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在这短暂的11天里,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相聚于此,在赛场上奋力逐梦,一展体育魅力。
中融安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次世运会的安保服务单位,在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将最高标准贯穿于安保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同步推进“城市侧”和“赛事侧”安保工作,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

党员先锋显担当
密织“红色”安全网
世运会作为非奥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历经五年筹备,承载五年期盼,安全是成功举办的前提。为此,集团党委将红色基因融入世运会安保队伍血脉,在各执勤点设置“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从严谨细致的赛前筹备,到日夜兼程的赛事安保,再到贴心暖心的保障服务,处处都有党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融入安检、巡逻、夜值等关键环节,示范带领广大队员提升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凝聚起“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强大合力。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党员们将赛事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技巧和应急处置流程手把手教给年轻队员,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骨干力量,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国企员工的忠诚与担当。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党员带头冲锋在前,为执勤队员备足矿泉水、防暑物品等物资,做好饮食、住宿及医疗保障,提供心理疏导和压力缓解服务,切实发挥党员在关键时刻稳定人心、组织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在突降暴雨期间,党员闻讯而动、连续奋战,持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与处置,主动带领备勤队员持伞将观众由安检口护送至场馆内,以“万无一失”的信念和贴心的服务,全力确保世运会成功举办。
精研细琢强根基
蓄势以待护平安
本次世运会,集团主要承担了桂溪公园东区、体育学院、运动员B村等14个执勤点的安保任务。安保工作面临点多面广、任务量大等难题,提前安排部署工作、科学制定措施等工作尤为重要。
早在筹备阶段,集团参与执勤的单位就第一时间成立了世运会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对场馆进行现场踏勘,熟悉场馆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场馆内有多少个消防通道、各类群体的动线情况、哪里可能出现拥挤情况……每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都了然于心。这种熟悉,不仅是对地形的了解,更是对风险隐患的准确评估和判断,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详细的安保执勤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同时,集团还组织开展了40余场培训演练,涵盖安检流程分解、操作标准化训练、禁限带物品识别与记忆、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内容,确保把职责范围、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精确到每一条线、每一岗位、每一人员。
筹备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反复测试、反复推演、反复打磨,致力于将精致细致极致落实到各工作环节,确保了上勤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凝心聚力担使命
筑牢赛事安全线
平安“答卷”的背后,凝结着集团2300余名工作人员和一线队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与付出。
赛事期间,针对不同场馆的运动特性和安保难点,各执勤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安检、秩序维护、巡逻和周界守护工作,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管控及突发事件处置,实现了“零”重大安全事故、“零”涉赛安全事故、“零”投诉的工作目标。
四川分公司和新津分公司构建以场馆为核心的“核心区-管控区-外围区”三级联动的圈层防控体系,实行24小时值守及动态巡逻监控,在重点区域充实备勤力量,确保“分钟级”快速响应突发情况。中融高鑫公司根据高新体育中心点位的地形特点,执行区域化管理模式,对楼层、片区、点位进行网格化责任划分,明确责任人及管理标准,确保各区域的日常工作得到及时监督反馈。同时,为了兼顾国内外运动员的安检体验,公司在各安检口循环播放中英文注意事项,有效提升了安检队员与外国运动员的沟通效率,加快了安检整体通行速度。
但他们背后的付出不止于此。集团以“城市侧”安保联动“赛事侧”安保形式集聚护赛合力,号召动员“城市侧”安保队员积极融入世运会保障工作。中融金剑公司在原有每日1000人班次的成都公交城市侧巡线安保力量基础上,增加500人班次对公交车的重点线路、重要区域开展联防联控与值守布防工作,增加100人次对世运会停车场进行值守巡逻,助力大运会“赛事侧+城市侧”双重交通保障。四川分公司地铁3号线、6号的安检队员严格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检、逢疑必检、凡检必准”标准开展工作,对重点车站或突发大客流车站,提前做好安检人员的备、调、增统筹安排;安保队员增加联合巡视频次及通道、出入口等巡逻巡查频次,并积极开展城市宣传、文明倡导、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以暖心之举向大家传递城市温度。
科技为平安“加码”
构筑安保新防线
世运会上,无人警用巡防车、机器警犬、翻译眼镜等“科技天团”齐装上阵,频频吸引运动员和观众的目光,成为公安机关的“好搭档”。集团也紧跟智慧安保的脚步,首次运用无人机反制装置落实无人机全域禁飞。该装置通过探测、识别、预警等方式,实现主动预防和应对空中潜在威胁与干扰,以确保空中区域“零滋扰”。
同时,集团在高新场馆、桂溪场馆及运动员驻留酒店的关键安检通道,同步投用35组高清智能摄像单元,通过毫米波级图像采集技术实现人员动线与物品流转的实时可视化监控。所有前端设备均接入世运会指挥中心智能中枢系统,依托边缘计算技术构建低延迟传输链路,实现安防数据与指挥决策的毫秒级联动。
此外,每个场馆还专项配备2名专职安防工程师,组建“人技结合”双保障梯队,通过轮值机制实现现场安防值守,设备巡检、故障响应与系统优化的闭环管理,为赛事期间的人员疏导、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撑。
当世运盛会在阵阵欢声笑语中平安落幕,这场以体育之名的相聚,也镌刻下无数温暖守护的印记。一个治愈笑容、一次热心帮助……中融安保人始终以贴心守护传递温暖力量,用一丝不苟的态度筑牢赛事安全屏障,更以滚烫的热血与坚定的担当绘就青春最动人的底色。新的起点,中融安保集团将继续秉承“助力城市平安守护美好生活”的初心,把国际赛事的护航经验融入日常安保工作中,续写“平安卫士”新篇章。
本文编辑/毛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