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人系统 > 详情内容
科技赋能 打造立体化安保新格局 ——江苏省淮安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科技应用实践

□文/陈忠军

 

当城市安全防线由人防为主转向科技赋能,当传统保安岗亭与智能监控系统深度融合,当无人机巡航开辟安保服务新场景,江苏省淮安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正以科技为动力,书写着从“人力密集型”迈向“科技驱动型”现代保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1视频监控指挥中心.jpg


科技赋能管理变革

OA开启办公数字化革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的高效运营离不开先进的管理工具。公司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引入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公司办公区,曾经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辗转多部门的审批单已悄然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OA系统里实时流转的电子单据、一键可达的跨部门协作,这场始于2023年的办公数字化变革,显著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办公协同能力。

20234月,公司举办首场OA办公系统培训会,各部门及各子公司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和操作人员100余人参加学习这一现代化办公工具。培训邀请了专业讲师,通过现场电脑操作演示和互动答疑,参训人员迅速掌握了OA系统的基本功能。这样的专题培训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两三次。公司还持续监测系统运行实效,对需优化的流程模板迅速与技术团队沟通调整,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切实增强办公效能。

“过去一份单据审批,要跑三四个部门签字,流程多、时间长。现在OA办公系统上提交,相关负责人在线批注、实时反馈,最快1小时就能走完流程”。公司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拿起手机演示,屏幕上清晰显示流程进度、审批意见等相关记录。OA系统的引入革新了公司传统办公模式,员工请假、文件审批等流程由繁琐变得简便,大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如今,这些操作在OA系统上均可一键轻松完成。员工只需在系统提交申请,领导便能在线审批,结果实时反馈,效率显著提升。在文件传输方面,以往依赖人工传递的文件,现通过OA系统可实现秒级送达。

公司运用该系统深刻重构业务流程,将行政办公、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人事管理、采购管理等20余项传统工作模块全面迁移至数字平台。利用权限分级、节点监控和督办追踪机制,不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事事可追踪、件件可追溯”的透明化管理,而且有效增强公司的管理效能,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

在一次大型安保活动筹备工作中,系统预警安检设备库存短缺,后勤部门迅速启动补充机制,有效规避了安保现场装备短缺风险。OA系统上线以来,公司行政流程耗时缩减60%,跨部门协作效率跃升50%,年节省办公成本超30万元。

 

2智慧交通运维.jpg


视频中心构建监控网络

智能调度重塑安保格局

清晨5点,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淮安里运河的薄雾,公司武装押运队伍早已严阵以待。一声令下,一辆辆押运车有序驶出公司大门,执行新一天的押运任务。与此同时,公司视频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正紧盯电子大屏,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况。监控室内,键盘敲击与屏幕微光交织,构筑起一道无形防护网,365天如一日,从未间断。

走进公司视频监控调度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大屏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是信息汇聚的“神经中枢”,更是安保力量精准调度的“指挥大脑”。屏幕上显示小区视频联网、运钞车运行、安保服务执勤等100多个实时画面。工作人员可通过这些画面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有力提升保安服务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

“在一次小区安保巡查时,视频中心监控发现一名形迹可疑人员徘徊,工作人员随即通知附近保安人员前往处理,有效预防了潜在安全事件。”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介绍。视频中心不仅实现了监控功能,还具备智能化调度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视频中心可对安保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自动调整保安人员的巡逻路线和频次,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调度附近的安保力量前往支援。

近年来,公司积极运用智能安防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建成大数据服务中心、智慧安防展示中心,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及智慧安防领域,提供专业可靠的项目实施与售后运维服务。承接了淮安主城区技防城建设项目,并持续为主城区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雪亮工程及技防城设施提供维保服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信息数据托管、存储等前景广阔的新兴业务,承建的淮安市居民小区视频联网项目在全国“雪亮工程”会议上荣获示范推广。

这些有力举措推动安保工作向智能化、科技化转型升级,在显著提升运维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同时,还为客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务方案,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文艺晚会安保.jpg


开辟低空“蓝海”赛道

拓展安保服务新场景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赛道,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公司积极投身其中,抢占低空新赛道。20247月,国联集团将低空经济列为八大重点开拓场景之一。2025年初同步设立淮安低空产发公司,与淮安保安公司一体化运行。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5年,公司便组建了无人机飞控团队,探索无人机技术在安保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成为淮安最早开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企业。经10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全市大型安保活动的区域监控、黑飞驱离、现场安保调度技术支持单位,完成央视中秋晚会、大型演唱会、淮安马拉松、苏超联赛等50余场无人机巡检保障工作。

“目前,公司有各类无人机20多架。我们操控无人机不仅能执行常规巡逻任务,还可搭载红外测温、气体检测及喊话器等设备,已应用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无人机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公司利用无人机为电力部门高效巡检高压线,精准识别绝缘子破损;为水利部门快速排查河道污染,精确定位污染源;协助公安部门搜寻溺水者,利用热成像技术大幅缩短搜寻时间;为港口巡检管道安全隐患,并探索对来往船只的无人机物流配送;利用无人机开展市区高楼玻璃幕墙清洗,以及大面积能源光伏板清洗等服务。“低空+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市“淮智赋能”数字社会场景、省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淮安保安将安保服务的维度从地面延伸至低空,让“低空+”从概念变成可触摸的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热”了,人才培养也“热”起来了。“321,起飞!”随着指令下达,一架架中型多旋翼无人机从公司训练场腾空而起,精准完成定点悬停、航线规划等动作。在公司无人机操控员训练场上,30余名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正热火朝天地开展飞行实操练习。

近年来,公司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应急人员无人机培训资质,逐步建立覆盖各型无人机驾驶员、教练员资质及穿越机的全链条培训体系。已面向社会成功举办无人机执照培训12期,培育社会飞手80余名及中型无人机专业教练8名。

22月,公司获得安防无人机驾驶员职业等级自主评价认证资质,成为华东地区较早面向本单位职工开展安防无人机技能等级认定的保安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安防无人机、巡逻无人机等培训400余人次,其中有131名职工通过安防无人机等级资质认证(高级工)。公司建立多元培训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推动全员参与安防无人机、应急救援、消防操控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旨在培养储备低空经济人才,打造复合型安保人才队伍,构建“保安+X”的立体化安保服务新格局。

当前,公司一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低空经济运营中心正在改造建设中,具有自主运营能力的市级低空运营平台正在调试优化,已在主城区完成数十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部署。该中心建成后,将集展示、体验、培训、研学、科普、销售等功能于一体,让低空经济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党建引领点燃红色引擎

科技驱动激发新动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创建“淮保先锋・安澜卫士”党建品牌,为科技赋能保安事业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政治引领科技创新。公司党委将学习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等重要论述作为重点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引导党员队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企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和省市战略部署。公司重大科技战略制定、重点项目实施和关键资源投入,均经党委前置研究,确保创新方向符合国家政策、行业趋势和长远利益。将“科技强企”目标深度融入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实现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组织赋能建强堡垒。公司在关键业务部门设立党员责任区和先锋岗,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党员成为科技创新前沿的“排头兵”和“顶梁柱”,在视频监控系统融合平台建设中,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资源运维管理平台”软件,攻克了多源视频流融合难题。在淮安马拉松赛事安保工作中,无人机团队党员飞手带头演练,优化智能巡检方案,完成了飞行组网调试和优化,不仅提高了安保效率,还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成为吸引优质客户、开拓高端市场的“稳形名片”。

在党建引领下,淮安市保安服务公司加快推进传统人力安保服务向智慧安防模式转型发展步伐,保安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并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战略高地,企业规模与经营效益同步跃升,2024年公司营收达4.1亿元,成功突破多年徘徊于3.7亿元左右的发展瓶颈。

“淮安保安将把认真学习贯彻中保协‘兰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把科技赋能作为推动保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进一步强化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为保安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淮安力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爱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