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人系统 > 详情内容
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保安企业科技赋能的实践探索

□文/本刊记者_马剑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保安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赋能保安企业,不仅能提升保安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安全保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记者通过对多家保安企业的调研,深入探讨科技在保安行业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旨在为保安企业的科技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1无人机服务.jpg


智能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

提到科技在保安行业的应用,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传统的联网报警。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监控系统开始被更多保安企业重视,应用愈发广泛。高清智能摄像头具备高清画质,能清晰捕捉监控画面中的细节信息;其中融入的智能分析功能,可对画面中的行为、物体等进行识别与分析。例如,行为识别功能能精准判断徘徊、奔跑、聚集等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车辆识别技术可快速识别车牌号码,记录车辆的进出时间和行驶轨迹,在停车场管理、小区安防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监控系统还能与其他安防设备实现联动,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可自动触发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实现全方位安全防范。

2024523日至26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举行,重庆安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期间,该集团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会场内外的全面监控;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分析人员流动和异常行为,为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有力支持,大幅提升了安保效能。

近年来,东阳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大力开展消防远程监控联网业务,通过智能化安全监控与预警有效应对火情。公司借助大数据、NB-IoTAI技术,搭建智能安全监控平台,实时监测企业运营中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迅速响应,将事故苗头扼杀于萌芽状态。至今,已为数千家企业安装智能预警系统,显著提升了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在一些大型商场,记者也看到,保安企业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分析监控画面,不仅能实时监测商场内的人员流动情况,还能根据顾客的行为轨迹分析其购物偏好,为商场的布局调整和商品陈列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安全防范与商业运营的有机结合。

 

2巡河服务.jpg


物联网技术引入安保领域

物联网技术能将各种安防设备连接成有机整体。在保安服务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例如,智能门锁可通过物联网与手机APP连接,用户能远程控制门锁开关、查看门锁使用记录;在商业综合体中,消防设备、照明设备、通风设备等通过物联网实现互联互通,保安人员可在监控中心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便于及时维修处理。

武汉市保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子公司——湖北楚天融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融威伟业(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校园物联网综合管控平台”,推行“物联网+电瓶车管理”模式,助力武汉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该平台为电瓶车智能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绑定电子车牌后,可实现门禁管理(身份识别及通行、临时车辆通行、道闸联动)、违章违规监测(通过校内监控将逆行、并行、未佩戴头盔、载人、超速、进入禁行区域等情况实时传至平台进行身份比对)、流量监测(校园进出监测、道路流量监测、热力地图监测)、规范停放(电子围栏、僵尸车识别、违停提醒)、违规情况上报等功能。此外,平台还能实现对校园内各种资源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升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江苏省淮安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驻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保安队,借力物联网技术开展工作,收效颇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封闭管理卡口项目是基地封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安队日均处理临时人员及车辆申报信息超8000条,办理长期人员及车辆通行证超66万次。保安队注册“畅行石化”APP,该APP是基地专属移动办公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园区大数据分析,提供智慧监管、智慧园区、应用服务、入园申报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采访中,保安企业负责人对物联网技术中的人员定位功能更为关注,为保安人员配备带定位功能的设备,通过物联网实时掌握保安人员位置信息,便于调度指挥;在大型活动安保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人员、车辆、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安保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3指挥中心.jpg


“热门”的无人机巡逻

采访中,关于保安新科技,听到最多的内容当属无人机。无人机在保安巡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在大型园区、工厂、景区等场所,凭借独特优势发挥着积极作用。无人机可快速升空对大面积区域进行俯瞰式巡查,视野范围远超人工巡逻;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实时捕捉清晰画面,并通过无线传输回传至指挥中心;巡逻时可按预设航线自动飞行,也可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远程操控。

今年夏季,云龙湖风景区万人游泳场迎来游客高峰,承担安保任务的徐州精诚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引入无人机参与安保。队员龙晨晖操控无人机升空,百米下的人流尽收屏幕。傍晚天色昏暗时,他紧盯屏幕,发现草坪边缘有个穿白T恤的小男孩独自徘徊,立即通过对讲机喊道:“西北方向有走失儿童!”同时操控无人机锁定位置,巡逻员很快找到孩子并联系上家长。随后,屏幕中又出现一个孤零零的蓝色背包,他通知附近工作人员,不久便有一位女士匆匆赶来认领。龙晨晖和队友轮换值守,这双科技的眼睛精准定位失物与走失人员,为游客安全增添了坚实保障。

日照保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防分公司开展“京博输油管道”巡护工作时,大力引入无人机,形成“步巡+车巡+飞巡”的“立体式”巡护模式。输油管道全长115公里,多分布在荒郊野外或庄稼地,经山穿河、植被茂密,雨后田间路面坑洼泥泞,给步巡和车巡带来难度。无人机可快速到达步巡无法触及的深谷峰岭及植被茂密盲区,对检视安全隐患起到人工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极端天气下,能发挥速度快、视角变换灵活、活动范围大等优势,鸟瞰输油管道保护区地面情况,高效巡查是否发生山洪冲垮保护设施或人为破坏管道、桩点等情况,大幅提升了巡护效率和质量。

据悉,保安企业不仅针对不同场景开展无人机巡逻业务,有的企业还积极拓展无人机业务边界。在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智慧广场、IBC环球商务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深圳市罗湖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无人机大队开展无人机高空作业清洗业务,尤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完成了人工作业难以企及的任务,确保清洁作业安全无死角,既提升效率与安全性,又降低成本,且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契合绿色环保理念。此外,该大队还开展无人机消防辅助、破窗、投掷消防弹及水上救援等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除拓展应用场景外,部分保安企业还开展无人机反制业务。今年高考前夕,东阳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引入无人机监测设备,为考场空域装上智能盾牌。该设备可在5公里范围内精准识别无人机型号与轨迹,一旦发现异常目标接近考点禁飞区域,会迅速锁定目标并实时传输数据,公安部门随即启动反制程序,通过定向信号干扰等技术迫使违规飞行器悬停、返航或降落。高考期间,公司保安人员与公安民警协作,形成“地面巡逻+空中管控”立体防控网,依托该设备开展动态巡查,配合固定岗哨与流动巡逻队,实现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全覆盖。高考首日,成功监测到5起民用无人机误入考场空域事件,均经公安部门快速反制妥善处置。

 

科技赋能保安企业的优势

除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无人机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也为保安服务带来质的飞跃。大数据技术可收集、存储和分析海量安保数据,涵盖人员信息、巡逻记录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深度挖掘这些数据能实现风险预测。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在保安行业应用广泛,如门禁管理中,图形识别技术可快速准确识别人员身份,防止未经授权者进入;语音识别技术可应用于安保指挥系统,保安人员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快速操作相关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客服系统,自动回答客户常见问题,提供便捷服务。

科技应用让保安服务更精准、高效,同时有效降低保安企业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一位保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其客户驻点的大型工业园区为例,以往需安排10名保安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采用无人机巡逻和智能监控系统后,仅需3名保安人员负责监控设备和处理警报信息,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科技赋能让保安企业能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自身竞争力。具备先进科技设备和技术的保安企业,可满足客户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吸引更多优质客户;一些大型企业选择保安服务提供商时,更倾向于能提供智能化安保解决方案的企业。

科技应用还提升了保安企业的品牌形象。采用先进科技的保安企业,给人专业、高效、可靠的印象,有助于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位负责安保项目的张经理表示,其所在保安企业在大型活动安保中运用AR数智安保平台,对活动现场实现全方位监控和指挥调度,赢得客户高度赞誉。

“科技的发展进步,使保安服务需求重点由低端人力需求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大数据需求转变。通过引入科技手段,保安服务能实现自动巡逻,灵活处理突发情况,部分产品甚至具备流畅的语音交互功能。技防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安全值守的智能化、远程化、主动性,大幅提高夜间和节假日无人值守的远程主动安防能力。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逐步推动保安行业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安庆市同庆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辉说道。

 

科技赋能保安企业面临的挑战

科技赋能保安企业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引入先进科技设备和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智能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无人机等设备采购成本较高,且设备维护和更新也需持续资金支持。对于规模较小的保安企业而言,高昂的技术应用成本成为科技转型的一大障碍。

业内人士介绍,引入一套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智能分析软件、存储设备等,采购费加安装调试费需数十万元,后续每年的设备维护和软件升级费用也需数万元,较高的费用,导致科技推广与应用在小型企业内进展较缓。

除资金紧缺外,科技应用还需专业技术人才操作和维护。当前,保安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既懂安保业务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更为匮乏;现有保安人员部分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且缺乏相关技术培训。

记者了解到,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后,存在因保安人员不熟悉系统操作和维护,导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功能,甚至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修复的情况。因此,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保安企业科技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科技应用还可能让保安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科技应用过程中,保安企业会收集和处理大量客户信息、人员信息、监控数据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一旦数据泄露,将给客户和企业带来严重损失,而网络攻击、数据存储不当、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都可能引发数据泄露事件。

 

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拓宽视野

人才是保安企业推进科技赋能的关键。企业应加强对现有保安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智能监控系统操作、大数据分析应用、无人机操作等培训课程,提高保安人员的科技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积极引进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专家、物联网技术专家等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采访中,记者发现保安企业正在积极开展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或单独成立科技部门、分公司,以加强人才储备与业务拓展。

随着无人机技术在保安行业的深度应用,专业持证飞手成为行业刚需。今年6月份,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航空运动协会举办ASFC执照考证培训班,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保安员的无人机操作与安防应用能力,为构建“地面巡逻+空中监控”的立体化安保体系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培训在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教育培训基地举行,该基地配备先进理论教学设施和开阔室外飞行训练场,实现“理论教学+实操训练”一体化,为学员提供优质学习环境。

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根据业务整合和战略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科技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以“科技+”思维谋划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安防产品,致力于成为集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城市安保运营服务商。为此,公司积极引进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智慧安防服务拓展奠定人才基础。

除科技人才培养外,保安企业为拓展安保科技领域边界,加强走访调研与相互交流。今年5月份,安邦护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伟率队赴广东潮州、深圳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考察调研,走访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参观深圳会展中心的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及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哈工大深圳校区,实地了解国家级应急救援平台实践情况,深度链接大湾区低空经济、智能装备、高校科研等创新资源。

如今,越来越多的保安企业在科技领域持续发力,科技赋能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保安企业在提高保安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在科技赋能过程中,企业也面临技术应用成本高、人才短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通过制定智能化发展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拓展业务领域与市场竞争、强化风险管理与应对等策略,保安企业可有效应对挑战,实现科技转型与升级。未来,科技在保安服务领域将朝着更高效的协同作业、更精准的风险预测、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等方向发展。保安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拥抱科技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社会安全保障作出更大贡献。